"‘十一五’期间,江苏机械工业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机遇,努力调整产品与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不仅产销规模、经济效益与出口创汇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而且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同行业中处于最好水平,为‘十二五’实现产销、利税‘双倍增’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苏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解晋在近日举行的江苏省机械工业新闻发布会上高兴地对外发布。
规模与效益列全国各区域之首
解晋指出,2010年江苏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1万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93万亿元,成为全国同行业首个产销规模3亿万元的省份,同比分别增长32.3%和32.05%;实现利税总额3230.41亿元,其中利润2219.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47.6%,与"十五"期末的2005年相比,产、销额均增长2.7倍以上,利税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4.3倍与4.9倍。
"十一五"期间,该省机械工业利税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利税和利润总额的18%以上,居全国各区域之首,占江苏工业利润总额的1/3以上。综观江苏机械工业发展史,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机械工业经济总量已连续24年居全国各省市前列,连续26年居江苏省工业各行业之首。近年来,江苏机械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
重点行业和主导产品发展领先全国。2010年,全省13个重点机械产业大类的产销增幅均超过19%,119种主要产品中有84种产量增速达两位数以上。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实现工业总产值8689亿元,税收总额820亿元,同比增幅均达30%以上;汽车行业完成产值3389亿元,利润总额242亿元,同比增幅均达40%以上;数控机床、内燃机、挖掘机等产品的产销量同比分别实现50%至1倍以上的高增长。
新产品产销规模扩大,现代化程度提高。2010年,江苏机械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3006.76亿元,同比增长27.05%,其中工程机械、机床工具、汽车、仪器仪表等6个行业新产品产销增速均超过40%以上。大吨位汽车起重机、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核心组件、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机组、高精密汽车覆盖件柔型生产线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相继问世;体现高新技术智能化程度的金属切削机机床数控化率达到29.86%,同比上升10.89个百分点,体现汽车现代化制造水平的乘用车产量,占汽车整车总量的比重攀升至86%。
产业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2010年,江苏机械工业出口交货值4838.38亿元,同比增长31.93%,出口增速比上年高出38.08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产品出口规模呈集约化发展态势,全省涌现近20个出口超1亿美元的创汇大户。其中集装箱出口占我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41.9%,船舶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量的18.6%,汽车部件、电线电缆出口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15.7%和14.6%。苏南沿江产业带与苏北沿海开发区成为外商投资与引进外资密切区域,产业外向型规模势不可挡。
新兴产业与优势产品发展势头强劲。近几年,江苏已陆续构建了中高档数控成形机床、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设备、节能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精密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八大类新兴产业基地,培育了10多个年产销规模超100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和28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5%,占全球的25%;风电整机制造规模居全国首位,2010年江苏风电机组产量达39.69万千瓦,同比增长86.4%;轨道交通设备产业联动发展,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从整机设计、制造到关键装备产业化完整的配套体系。
保持经济总量和效益双倍增
"江苏机械工业的稳定发展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驱动,得益于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升级、产品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区域协调互动的强劲引导。"解晋在精心解读全省机械工业发展方略,从容解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挑战未来,江苏机械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他强调,"十二五"期间,江苏机械工业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特别是要在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等关键方面狠下功夫,构筑强势发展平台,确保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解晋指出,"十二五"期间,江苏机械工业发展振兴的任务首先是促进转型,重点是促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小型向大型转变,轻型向重型转变,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普通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附加值由低向高转变,设备制造由分散零部件向整机集成化转变,使行业规模和效益继续保持省内领先、全国首位。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使江苏机械工业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突破6万亿元,利润超过5000亿元,保持经济总量和效益双倍增。
其次是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全省要重点培育3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争创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30个省级重点产业基地。培育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30家以上,其中超500亿元的企业5家,超1000亿元的企业3家。重点培育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和行业竞争力的专、精、特产品中小型企业。建设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到2015年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1000家以上。重点在14个行业和领域加快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着力打造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电力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农机、动力机械、船舶等8大重点产业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点骨干企业,为完成江苏机械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打造我国创新型装备制造产业化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其次是培育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出口骨干企业,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到2015年出口创汇超过3000亿美元,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两番。
兴瑞泵业主营:离心泵,管道泵,单级泵,多级泵,双吸泵(中开泵),锅炉给水泵,高压泵,循环泵,化工泵,冷凝泵,疏水泵,吸沙泵,自吸泵,渣浆泵,潜污泵(潜水排污泵),排水泵,煤水泵,液下泵,泥浆泵,注水泵,热油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涡泵,螺杆泵,消防泵,供水设备, 齿轮泵,磁力泵, 隔膜泵,真空泵,真空泵机组,液环泵,水环真空泵,喷射泵,往复泵, 活塞泵,齿轮泵,潜水泵,深井泵, 配水闸阀,柴油机泵,应急泵 等产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和优质的解决方案,欢迎来电洽谈13355221645。
兴瑞泵业是以原国有大型企业博山水泵厂改制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确立了“强化实行股份制运作,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发展战略,按集团化经营,按国际惯例管理,强化整体竞争能力”的基本方针,努力向高科技、集约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发展。兴瑞泵业主要生产经营系列离心泵,其产品具有40年水泵行业之经验。选型定制更专业,是广大用户的不二选择。“博山水泵好,全国都知道”!
来自博山的兴瑞泵业,是沿用山东博泵科技(原博山水泵厂)的图纸、工艺、加工、装配、质检统一生产经营。公司产品素以工艺精湛、性能稳定可靠、质量优良享誉国内外市场。现拥有离心清水泵、化工泵、耐腐蚀泵、石油化工流程泵、杂质泵、混流泵、真空泵、煤水泵、空调泵、管道泵、高速高压泵、自动给水成套设备等46个系列280个品种3000余种规格的泵类产品 以及各种规格的配水闸阀。
公司秉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核心理念,以“客户至上”为战略方针,确保每一件产品合格出厂,并配合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以及多台24小时技术支持电话,为产品的使用保驾护航。
公司全系产品目前服务于多家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排名不分选后):兖矿集团、鲁西集团、华英集团、青岛华骏集团、伊利集团、银川神华集团、泰丰集团、龙口矿业集团、山东西王集团、大连左垣集团、天津东大化工集团、深圳市政集团、河北迎新集团、青岛九联集团、潍坊中化集团、河南华英集团、武汉三江集团、山东富安集团、临沂常林集团、济南建工集团、淄博矿业集团、鞍山合成集团、枣庄潍焦集团、中电建集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兴发集团、宜化集团等企业,并给予了一致好评。
联系电话
微信扫一扫